业内丨内蒙古非遗技艺借文旅融合“活”起来_旅游_环球网

“我的手艺不保密,这门手艺不能失传了啊。”76岁的吴润达老人是蒙古族香牛皮靴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吴家制作蒙古靴的历史久远,到吴润达已是第5代。 蒙古靴是蒙古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牧民由游牧走向定居,生活方式的改变让蒙古靴的销售日渐萎靡,曾经兴盛一时的蒙古靴行业不复存在。像吴润达这样能独立手工缝制蒙古靴的全能手艺人越来越少了。 这样的困境是内蒙古非遗传承的普遍问题。如何让非遗重焕生机,业界一直在不断思考和探索,而方兴未艾的互联网与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则为非遗传承带来了新契机。 让非遗活起来 “这里纳入抢救性保护的10余项非遗项目全部免费对外开放,希望通过传承、传播传统文化,让全世界了解内蒙古的民族文脉。”呼和浩特莫尼山非遗小镇负责人贾宏伟说,莫尼山非遗小镇的成立就是要将非遗与旅游结合起来,让非遗火起来。 莫尼山非遗小镇位于呼和浩特市段家窑村,地理位置独特、民族特色鲜明。小镇占地面积360亩,2018年6月9日建成,是内蒙古首家以展示非遗为主的大型露天博物馆,有非遗博物馆、非遗艺术馆、非遗研学基地、万里茶道驿站、游牧文化展示区等12个游览区。其中,非遗代表性作品暨活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