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旅游”要算大账_文化频道_环球网

目前,各地正加紧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作为文化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非遗,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同时也应当注意到,若以非遗项目的属性划分,在非遗与旅游融合互动领域,当下一些地方还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一是传统技艺类项目照猫画虎。剪纸、雕刻、面塑等传统工艺,是近年来民众接触较为频繁的非遗项目。因为强调手工制作且便于参与,这些项目在各类展览节会及文化场馆、商场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尤其在一些景区,出现了一些非遗摊位,专门售卖非遗手工艺产品。可是仔细观察会发现,景区售卖的非遗产品很多与景区在内容或元素上没有丝毫联系,且产品本身没有多少创新元素,难以激发游客的购买欲。 误区二是传统艺术类项目缺乏美感。千百年来,各地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等艺术资源。这些非遗项目成为当地民俗风情生动直观的体现,也深受游客喜爱。一些景区或景点将传统艺术类非遗作为实景演出内容,拉长了景区的门票经济产业链。但一些项目由于内涵挖掘不够,演员表演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舞台呈现缺乏美感,让游客“看完不想再看”。 以上两个误区细究起来,根本原因是没有厘清“非遗+旅游”的关系,将二者的融合仍停留在浅层次,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