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赤|洪雯倡審視水費、醫療費、加學費 長期要提高稅率或增稅項
千億財赤之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在網誌表明,改善公共財政會以節流為主。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洪雯今日(9日)再在報章撰文談財赤,她認為開源仍有空間探討,建議重新審視各項公共服務收費,包括水費、康樂體育設施、醫療等,5年內逐步調整收費至正常水平;她亦建議加大學非本地生學費,減少納稅人補貼。 至於長期開源途徑,洪雯建議推行稅制改革,例如提高稅率或增加新稅項;大力發展創科產業、新型工業等,擴大稅收來源;提升居民收入,扶持更多人成為中產,以增加納稅人數量,擴闊稅基。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洪雯(歐嘉樂攝) 倡審視水費、醫療、康體設施收費 洪雯指,現時的開源手段包括實施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標準稅率兩級制、住宅物業累進差餉制度、上調商業登記費及恢復徵收酒店房租稅,但不適宜頻繁、廣泛採用,因不利於維持本港簡單稅制、低稅率的優勢,也可能導致資金流出。 她提出短期內開源的途徑,是重新審視各項公共服務收費,認為是相對簡單直接的增收方式,不會影響本港簡單稅制。洪雯建議政府,審視包括水費(1995年以來一直凍結)、康樂體育設施(2013年以來一直凍結)、醫療(2017年調整過部分收費)等各項收費水平。 多間大學均有彈性收生政策,爭取吸納個別科目成績優秀學生。(資料圖片) 倡增加大學非本地生學費 短期開源方面,洪雯建議以10年為期,逐步增加大學非本地生學費,減少納稅人補貼,最終以收回總成本為目標。不過,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建設「留學香港」品牌,未來非本地本科生的錄取比例將會翻倍,從20%增加到40%,加學費會否削弱「留學香港」品牌吸引力?洪雯在文中指並不悲觀。 一來優質的留學資源從來都不便宜,收取成本無可厚非;二來我們可同時提供助學金,給予經濟條件較弱的非本地生,並增加獎學金,從全球尤其是「一帶一路」國家吸引真正頂尖的學生來港,提升香港的國際教育樞紐含金量。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洪雯 長期開源要扶市民「上流」 提高稅率或增稅項 長期開源方面,洪雯首先提出要稅制改革,例如提高稅率或增加新稅項,但不建議引入消費稅,因可能進一步打擊本已疲弱的本地消費。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洪雯(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第二,擴闊經濟基礎、擴大稅收來源,即大力發展創科產業、新型工業、文化創意藝術體育等產業,使香港從單一財富推動型經濟,走向多元動力驅動的經濟結構,同時積極造地。 第三,增加納稅人數量,擴闊稅基。洪雯指,並非通過降低起始徵稅點或增加新稅項,令更多人被動地跌入稅網,而是扶持居民「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