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总理承诺发放育儿补贴:网民期待落实,专家警告难解生育困境

中国年度全国人大会议于3月5日正式开幕,总理李强发表政府工作报告,在长达一小时、逾1.7万字的演讲中,关于“发放育儿补贴”和“普惠托育”政策的短短一句话,却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烈讨论。许多网民疾呼“养娃难、快落实”,但也有人质疑“补贴资金从何而来?”对此,一位人口专家直言,各国经验显示,洒币救生育率是个“无底洞”,且收效甚微,中国须找对病根,即年轻人失业、女性晚婚晚育和教育成本太高等问题,才能稳生育。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中央政府将“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短短不到40字的话语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截至当日晚间8点,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1.3亿。 中国网民吐苦水:养娃太费钱 中国网民也纷纷留言呼应,其中,多数人一面倒支持,还大呼“快落实”,因为“养娃贵”或教育成本太高。 例如,安徽网民“这向日葵怎么不向阳”留言称:“感谢政府,希望政策能早点出来,现在育儿成本太高了。” 另一名安徽网民“潇洒小姐_SweenH”也附和并写道:“支持!尤其是幼托!产假结束后没人带娃,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贵州网民“长长长678”也说:“赶紧通过,现在养个娃太费钱了。” 辽宁网民“祝千棠的微博”则将补贴和生育画上等号,她留言称,“赶快落实,这就要二胎。” 还有人开始比对起各城市的公私立托育开销。 广东网民“用户6249217560”留言表示,她刚供完小孩念幼儿园的费用“花了10万(人民币)”,引发其他网民猜测这应是私立托育的费用水准,因为其他网民对帐的结果,公托每月不过数百至一千上下人民币的水平,即便也有人抱怨,公办幼儿园学位太少、“根本挤不进”。 例如,福建网民“_Lasia丶”说,当地“午托一学年3340(人民币),没午托3070(人民币)一学年,包括早点、午饭还有午后点心。” 山东网民“元元LLe”则回复称:“这么便宜,我们上的公立一个月都得950(人民币)左右。” 广东网民“小曲调万岁”则留言写道:“我们这保教费都要1200(人民币)了,还要伙食费加其他,最少1500(人民币)一个月。” 相较于多数人热烈拥抱政府出台育儿补贴等“组合拳”政策,有一部分人则不以为然、甚至持怀疑的态度。 例如,浙江网民“我不喜欢这世界_无感”和云南网民“废柴白痴”异口同声地问:“落地是很好”但“钱从哪来?” 还有人抱怨,就算九年义务教育免学费,但课后延时费、资料费和课外阅读等各类辅导费越收越多。 因此,黑龙江网民“Sourire”并不乐见生育改革新政,她不满地写道:“课后延时今年还多了一节,越改革花钱越多,适可而止吧。” 家长:育儿补贴“杯水车薪” 一位位于云南昆明的杨性家长也向美国之音抱怨,“在中国的教育成本真的太高了”。 杨先生说,他小孩才小学六年级,虽然是公立免学费,但每年其他辅导等杂费也得花上3万人民币,这在当地算中等开销,因为私立教育的基本开销可能每年超过10万人民币,这还不包括参加各类才艺班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