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大陸高校清退留學生 超國民待遇時代終結?

【禁聞】大陸高校清退留學生 超國民待遇時代終結?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5月26日訊】中國多所知名高校最近出現了針對留學生的「清退潮」,引發廣泛關注。專家認為,隨著經濟下行、財政收緊和政治氛圍的變化,在華外國留學生的「超國民待遇」時代或將走向終結。 流傳網絡的消息顯示,浙江大學已宣布清退96名來自非洲的留學生,並取消他們的各種高額補貼,不再搞特殊待遇。 武漢大學緊隨其後,也清退了92名來自10個國家的留學生。四川大學更是一口氣清退了300人,其中213名是8年還畢不了業的研究生。 被清退的留學生,大多是因為學業成績不達標,或是違反了學校的規章制度。 有些人根本就不上課,至少有一半課程掛科;有些連基本的語言關都沒過,不說也不學漢語;還有抄襲造假、不遵守宿舍規定等。 台灣勵志協會(TIA)執行長賴榮偉表示,這次中國高校的清退行動跟當前的政治、經濟環境息息相關。 台灣勵志協會(TIA)執行長賴榮偉:「這個也是搭配了中國現在在政治上、在社會上的一種主旋律,現在就是這種所謂的愛國主義當道。 這個高校,我想他也是揣測上意,這些所謂的主事者,不論是校籍的黨委書記到所謂的行政管理的校長,我想這些人基本上都有他的政治生涯要往上攀爬。」 中共教育部的2025年預算顯示,來華留學支出項為6.95億元,比上一年少了近10億元。 而在5年前,來華留學支出預算更是曾高達36億多。 旅澳歷史學者李元華表示,近年來中國經濟低迷,被大幅砍掉的預算已經不足以支撐大規模的留學生費用補貼。 旅澳歷史學者李元華:「學校來講,其實是國家領取不了這麼多錢了,他們必須得做這些動作。那麼當年的這些學生,如果把名冊給清除出去以後,這些錢實際上他們就可以去自己挪作他用。」 過去幾年以來,在華歐美留學生人數也呈直線下降。比如美國留學生人數已經從高峰值時期的近2.5萬人,驟降至700多人。 就連對中國文化充滿嚮往的日本留學生,目前也僅剩700人左右。相反,來自非洲的留學生數量卻不斷增長。 李元華認為,歐美和日韓的學生比較嚮往中華文明,當年來華留學的目的是成為發達國家和中國經貿溝通的橋梁。 李元華:「現在更多的人看到了中國經濟崩塌式的下滑,而且他不守世界的規矩,遭到大家的制裁,就使得一些發達國家的留學生大量減少。而非洲學生來講,這些人除了那些比如說非洲的一些權貴,他到中國來所謂鍍金,還有一些真正的實際上是欠發達的家庭裡邊,他到中國留學就像掙錢一樣。有些人拿了錢以後去旅遊根本就不好好上課。」 一直以來,亞非拉留學生在中國高校享受 「超國民待遇」都飽受民間爭議。他們的留學資助,不僅覆蓋獎學金,還能讓他們在生活費上毫無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