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的头衔带来了什么? 回访广西花山岩画和江西三清山 _旅游_环球网

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我国世界遗产地已达53处,数量名列前茅。然而,一些地方也存在“重申遗轻保护”的现象。在经济效益和合理利用之间始终存在着博弈,全球皆然。 申遗成功后,过得怎么样?记者回访了广西花山岩画和江西三清山,看当地变化、听百姓心声。当然,这种回访更大的意义在于寻找、梳理、提炼当地在保护和开发中的探索和创新,目的只有一个:让传承不绝,呵护世界遗产所代表的人类更为永恒与久远的价值观。 “不容易啊,走了13年的申遗路。”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朱秋平仍然心情激荡。2016年7月15日,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四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到1987年诞生首批6处世界遗产,如今,中国拥有世界遗产地53处,数量名列前茅,其中既有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这样的文化遗产,也有九寨沟等自然遗产,还有泰山、黄山等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遗产的头衔意味着什么,申遗成功给当地带来哪些改变? 涨人气:旅游品牌响了,保护投入多了,周边环境更好了 “我与花山岩画的情缘…